专题:向廖俊波同志学习
插图:郭红松/光明图片
一直以来,廖俊波都是出了名的“忙人”。
刚上任时,下属都会被他工作的劲头和速度吓一跳,戏称他是“工作狂”。然而不久,周围的人便随着他一起狂奔起来。
用妻子林莉的话来讲,他这是“一个疯子领着一群疯子在干”。
因为忙,半夜加班就成了常态。翻看他的日程表,常常是白天的正事做完,晚上又接着开会,其他人都休息的周六日,他要么在招商途中,要么在调研现场和会场。他自己也戏称:“没事就有周末,有事就没周末。”
忙得连轴转的廖俊波,如顽石般油盐不进,也甚少顾得上家里的大小事务。妻子已习惯他几个月回不了家,要打电话得先预约,一个短信过去,很可能就回复一个字:“忙”。
十多年来,他未曾参加过一次女儿的家长会,也没能回父母家吃过一顿年夜饭。
见不了家人,家人只好来见他。但他又是个公私分明的人。在拿口当镇长时,父亲来看他,他坚决不让人请吃饭,和父亲吃完盒饭,就送父亲上了车。在政和做县委书记时,两地分居的妻子想在政和安一个家,却被他一口回绝。
在有的人看来,如此大公无私,却未免有些“不近人情”。
然而和许多人猜测的不一样,家人心中的廖俊波并非铁石心肠,而是倍加贴心的“孝子贤夫”。无论在他的生前还是身后,每当林莉谈起廖俊波,总是会有一缕温暖洋溢在她的脸上。
2009年暑假期间,林莉陪女儿去桂林旅游,回到南平已是凌晨3点多。刚从车上下来,女儿眼尖,一眼就看见了路灯下的廖俊波。“你们怕黑,有我在,你们就不用怕了。”他呵呵一笑。母女俩这才知道,他一早就掐准了时间,已做好饭菜,前来“接驾”了。
廖俊波和父亲的感情也颇深。事实上,讲原则有底线的廖俊波,正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。父亲识大体,每次给廖俊波电话,也不离国家大事,时时给他以从政的劝导。没有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,就没有那个广受赞誉的自己——这些,廖俊波都知道。
2015年,刚获得“全国优秀县委书记”荣誉的廖俊波接受媒体采访,谈起自己的家庭,也谈起妻子林莉。
“她从来没有埋怨过我,关键得学会怎么宠她。”廖俊波笑着说。他有自己的“宠妻”之道,衣服、化妆品、饰物,能买的都尽可能帮她买,且总能让她满意。他说,自己也会营造浪漫的气氛,来给爱情“保鲜”。
“有一次我去黄山出差,忙得脱不开身,在路边看到一块漂亮的石头,就捡回来给她。我会告诉她,自己是如何在悬崖边发现了它,当时就想,无论如何也要把它采下来给你。”
后来,那块石头林莉一直珍藏着,就像宝贝一样。
人们常说,公仆是什么?就是为人民铺路的石子。廖俊波又何尝不是一块石头呢?的确,他像一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铺路石子,不甚光鲜,却坚硬,倔强。但内里包裹的,是柔软的心。
他去世后,老父亲匆匆赶到殡仪馆,全身颤抖,清泪涟涟。母亲抚着他无知觉的身子,哭成了泪人。不得不面对媒体的妻子林莉,在镜头前始终红肿着眼眶,每说几句,就忍不住掩面哭泣。
这些,他都不会知道。
出殡的那天,送别的人群将他家楼下前后数十里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,遗体告别仪式上,含着热泪的哀悼者络绎不绝。一则悼念廖俊波的公号链接,一天之内点击量便超过41万人次。
这些,他也不会知道了。
如今,这块一直在攻坚克难的“顽石”,终于能好好休息了。人们把他放进心里,珍藏在记忆里,就像宝贝一样。